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新增武术项目,科技与体育融合迎新亮点
发布时间:2025-07-03
来源:新浪网 浏览次数:596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这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综合性运动会。
在6月30日举行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新闻发布会上,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会徽正式发布,会徽主体图形是由二进制的0和1构成运动状态的机器人。同时,会上也发布了第二批赛项。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会徽以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科技与体育竞技精神为核心理念,深度挖掘人形机器人运动蕴含无穷力量的数字密码,体现科技感、速度感与拼搏精神,通过视觉符号诠释人形机器人赛事的独特魅力。
会徽的主体图形是由二进制的0和1构成运动状态的机器人。0和1,是数字宇宙的底层密码,也是连接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桥梁。0和1构成运动状态的机器人,代表着先进的数字技术与智能算法。机器人动态姿态,展现了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后方渐变圆点,既是运动轨迹,又似宇宙空间,强化了运动感,寓意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会徽整体设计简洁而富有张力,将科技与运动元素融合。
同时,会上还发布了第二批赛项。此前公布的第一批比赛项目包括主体赛和外围赛。其中,主体赛涵盖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3类共18个赛项,外围赛设置羽毛球、篮球、乒乓球3个小项。
第二批赛项在主体赛方面,新增了2个表演赛项目和1个场景赛项目。其中,表演赛新增的是武术和“灵机一动”2个项目。“灵机一动”项目中,参赛机器人可自主展示自身技能。场景赛新增的是“仓储中心场景-混料分拣技能竞技”项目。在外围赛事方面,增设桌面级人形机器人自由搏击、桌面级人形机器人集体舞蹈2个项目。
将办“5对5大型人形机器人足球赛”
记者从30日的发布会上获悉,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WHRG)足球项目——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师赛将首次推出“5对5大型人形机器人足球赛”,这一赛制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
据大赛组委会竞赛部国际技术官员、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国际事务主任周兆达介绍,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师赛是经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组委会审议通过,由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和北奥集团联合打造的代表全球最高水准的人形机器人足球赛事。
值得注意的是,“5对5大型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全程由AI算法自主控制,无任何人工遥控,标志着人形机器人竞技正式迈入“多机协同、团队智能”时代,突破传统“单机操作、单打独斗”的技术瓶颈,开启具身智能发展的新篇章。
截至目前,已有来自美国、巴西、德国、荷兰、意大利、葡萄牙、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阿联酋、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30支国际顶尖机器人队伍完成预报名,其中有8支队伍曾获得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的世界总决赛前四名,充分体现本届赛事的国际高度与技术含金量。
据了解,技术委员会依托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官方报名平台,按照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国际评审标准,对来自全球的报名队伍进行了严格筛选与审核。
最终脱颖而出的入选队伍,均为活跃于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前沿的国际顶尖强队,代表了当前全球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最高水平。“他们的参赛,不仅彰显了本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国际影响力,也必将在世界最先进的北京奥运场馆上演一场人形机器人足球的巅峰对决,展现机器人科技与体育竞技融合的极致魅力。”周兆达表示。
实训基地室外足球配套区7月初可投用
6月30日,记者来到国家速滑馆探访实训基地,首个机器人足球场正在建设中,即将完工。
据悉,实训基地主要由“熊猫眼”核心区、室外足球配套区域和场景类测试赛区三部分组成。其中,“熊猫眼”核心区位于国家速滑馆西南侧下沉广场,区域内包含一块5V5球场,同时充分利用现有B2层西南侧地下车库空间,配以10块足球半场训练区,可满足约20支参赛队伍赛前训练调试的需要。
“熊猫眼”结构体系采用测地线穹顶结构,与项目所需的科技感和未来感相契合。全部材料易于拆卸,体现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穹顶内部提供全方位的精密控制环境,系统、精确调控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以确保机器人最佳运行状态。B1层平台及其“遮阳挑棚”将作为半室外活动区、接待区和观赛平台,满足观众、赞助商、参赛队伍和媒体的需求。
室外足球配套区域位于速滑馆南广场,在七人制足球场处设置临时篷房,面积约1800平方米。篷房内设5块足球场,其中包括4块3V3场地和1块5V5场地。
场景类测试赛区设在国家速滑馆场内环廊西侧,利用上下两层公共空间,共设计10块场景区域,其中一层4块场景区(40平方米/块),二层6块场景区(105平方米/块)。场景类测试赛区将按照正赛1:1尺寸进行搭建,供测试赛队伍测试使用,正赛时可移至速滑馆中心场区。
记者在国家速滑馆南广场看到,室外足球配套区域已基本搭建完成,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收尾工作。据了解,该机器人足球场预计7月1日完工,7月初可投入使用。“熊猫眼”核心区和场景类测试赛区预计7月中旬搭建完成,中下旬可投入使用。
目前已有20台机器人入驻实训基地,参赛队伍可在线上进行预约,组委会将根据实训基地实际建设情况,安排预约赛队参加训练。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603516977@qq.com。
相关阅读
- “互联网 + 太极”:传统武术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
- 黔西南州武术协会在传统武术公开赛分区赛中斩获佳绩
- “武动江城”汉台传统武术交流活动:以武会友,传承武魂
- 兰州市武术精英赛圆满落幕,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助力体育事业发展
- 2025 年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螳螂拳赛区)在山东日照开赛
- 2025年北京市武术进校园试点单位师资培训班开幕
- 上海市“一条龙”学校武术套路挑战赛(初中小学组)在同济中学举行
- 伊川14岁女孩获全国双料武术冠军
- 2025“奔跑吧·少年”河南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在周口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开赛
- 少林武术亮相联合国总部!塔沟少年纽约书写“文化自信”
- 省市文旅领导考察峨眉武术非遗基地 共话千年武脉传承新篇
- 第四届全国武术教育与健康大会在厦门隆重召开